111年9月20日
唐獎大師論壇北醫轟動登場

疫情英雄分享「以 mRNA 為藥物的新時代」

唐獎第五屆大師論壇生技醫藥場今(9/20)日上午於台北醫藥大學轟動登場,非常榮幸邀請兩位對開發新冠肺炎(COVID-19) mRNA疫苗厥功甚偉的國際頂尖科學家,也是第五屆唐獎生技醫藥獎得主:卡塔林·卡里科(Katalin Kariko)、德魯·魏斯曼(Drew Weissman)分享「以 mRNA 為藥物的新時代」,並由台北醫學大學講座教授龔行健院士與中央研究院王惠鈞院士共同主持,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黃千岳副執行長、台灣大學特聘教授及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黃立民醫師為與談人,唐獎得主加上堅強的與談陣容,吸引三百多位學生及外界人士前來,另有三百多人透過唐獎YouTube雙語(中、英文)直播參與!
This is an image

今日論壇相當成功,得主演講及和與談人的專業交流,讓聆聽演講人員獲知國際第一手生技醫藥進展,而兩位得主親切與謙遜的風采更是瘋迷全場,會後提問十分熱烈,從請教卡里科教授住在匈牙利與美國研究環境有何不同?問魏斯曼教授研究興趣為何從機械轉向人體?疫苗施打的安全性?疫情期間對新生兒的免疫力是否會有影響?到在泰國生產的mRNA疫苗跟西歐生產的有何差別?面對五花八門的問題,兩位唐獎得主不但一一回覆更勉勵年輕學子及未來科學家要充滿熱情、熱愛自己的研究!主持人龔行健院士也表達十分期待他們明年受唐獎邀請來台與民眾見面交流。
 
論壇一開始,台北醫學大學林建煌校長代表校方歡迎這兩位合作長達20年的唐獎得主。由mRNA巨擘卡里科教授率先講述「mRNA療法的發展史」,從1961年mRNA被發現,直到2021年FDA 批准第一個COVID-19 LNP-mRNA 疫苗,這60年期間,mRNA的技術透過數百名科學家的努力得到很大的進展,幾個重要的里程碑包括1978年被分離的mRNA首次被輸送到哺乳動物細胞;1984年科學家首次在體外合成mRNA;90年代起,mRNA研究技術不斷進步,治療傳染病和癌症的mRNA疫苗陸續推出;2010年代起更優化了mRNA傳遞系統,脂質奈米顆粒包裹經核苷修飾的病毒抗原編碼之mRNA成為有效疫苗的平台。
This is an image
緊接著由免疫學專家魏斯曼教授分享「核苷修飾的mRNA療法」,他強調基礎科學進步需要合作,mRNA COVID-19疫苗的製造絕對是透過許多科學家通力合作。他進一步闡釋此mRNA療法的優勢及在開發醫學新療法方面的巨大潛力,包括HIV病毒、過敏原、自體免疫疾病、癌症等常見疾病的新疫苗,還可擴大運用到癌症療法、基因療法以及蛋白質療法中。蛋白質療法在目前製藥業成長最為迅速,但蛋白質純化十分困難,因此傳統的蛋白質療法(如單株抗體)都非常昂貴。但mRNA疫苗製作非常簡單,純化過程也是一個步驟就完成、非常有效、安全,容易量產,若要改變疫苗只要放入新的病毒序列,因此要製作新的追加劑不需再做更多臨床試驗。最後他更指出全球人口、財富與疾病分佈的不平均,疾病多集中在貧窮與人口最多的地方,所以他一生的研究重點是讓治療技術在地化,如在泰國設廠讓其自行生產mRNA疫苗、在泰國、南非設立GMP疫苗製造中心以解決登革熱、瘧疾等當地疾病。
 
This is an image
與談人也分別交流提問,黃立民醫師回饋施打疫苗後常見的心肌炎,由於新疫苗這兩年才用在人體,所以醫生或一般人會較有疑慮,魏斯曼教授回覆個別案例是10萬分之1或2,心肌炎通常症狀輕微,很快可治癒,但少有人去注意染疫後的心肌炎機率比疫苗施打高達30倍,兩者相較,施打疫苗安全很多。且究竟是疫苗的免疫反應?還是與LNP有關?LNP產生的抗體比自然感染多3~5倍,不良反應少,因此因果關係都未證實,科學家還在研究當中。

黃千岳副執行長提問現在全球核准的疫苗有12 種,請問mRNA成功的關鍵?魏斯曼教授指出從事科學研究,不斷做新的研究,精益求精,這就是基礎科學的精神,其實驗室與世界上100到200家實驗室一起合作。卡里科教授也說明mRNA不是一夜間開發出來的,實驗室裡有很多人員日以繼夜地進行研究,要進行很多討論,結合每個人的專業,有時也會根據醫師回饋的治療結果再做純化,不斷思考如何再進步。生物結構學家王惠鈞院士提出 mRNA的儲存問題,魏斯曼教授回答大家都記得剛推出時零下78度C,因為當時大家都急著要把疫苗開發出來,疫苗穩定度需要半年以上的研究時間,但現在部分疫苗已可在4度C儲存2-6 個月,可以送到全球各地方,也可透過冷凍乾燥方式,讓疫苗在常溫下保持穩定度。本論壇更多的內容,請詳唐獎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3KpWL-eA1Y
 
This is an image
第五屆唐獎「生技醫藥獎」授予成功開發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mRNA疫苗的三位關鍵科學家:卡塔林·卡里科(Katalin Kariko)、德魯·魏斯曼(Drew Weissman)和彼得·庫利斯(Pieter Cullis),以表彰其發現關鍵的疫苗學觀念和方法,進而成功開發對抗新冠肺炎(COVID-19)之mRNA疫苗。下一場生技醫藥論壇將於下週三(9/28)邀請彼得·庫利斯於清華大學分享「脂質奈米顆粒、基因治療及COVID-19 mRNA疫苗」主題

This is an image

【大師論壇場次】
時間 得獎領域 主題 學校
9/26(一)
14:00~16:00
永續發展 邁向2030-2050之永續發展路徑 成功大學
9/20(二)
9:30~11:30
生技醫藥(一) 以 mRNA 為藥物的新時代 台北醫學大學
9/28(三)
10:30~12:30
生技醫藥(二) 脂質奈米顆粒、基因治療及COVID-19 mRNA疫苗 清華大學
9/21(三)
16:00~18:00
漢學 青銅、玉與金:「物的言語」及其脈絡 台灣大學
9/19(一)
10:20~12:10
法治 憲法變遷中的公眾參與:從比較憲法的觀點出發 台灣大學